青岛高新区“科技人文生态新城”现雏形

  • 来源: 中高新传媒
  • 发布时间:2015-12-31 11:37:00
  • 浏览7456
     “十二五”伊始,青岛高新区开始勾勒北部新城的轮廓,昔日的盐碱荒滩开始了新一轮的蜕变。短短5年间,曾经的盐田荒滩早已脱胎换骨,成为山东半岛乃至全国高端产业集聚、创客创新创业的热土,在胶州湾底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5中国国际石墨烯大会成功举办,世界第二、亚洲首个伊甸园主题公园项目签约落户,“创客红岛”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青岛标杆,铁路红岛枢纽站等一批市级大项目的建设正加速推进……
  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正在诉说着一个事实:青岛高新区正按照“全域统筹、三城联动”的战略布局,承担着做高做新北岸城区,建设科技生态人文新城的历史重任。胶州湾北岸这片曾经的沉寂之地,正在被大青岛的崭新梦想彻底激活,打造升级版“蓝色高新区”的目标,正在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上升腾。
聚焦蓝色 产业集群拉开框架
      今年以来,青岛高新区获批国家海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石墨烯及先进碳材料特色产业基地2个国家级称号,至此园区“1+5”主导产业全部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进入国家产业战略布局。目前,园区新引进产业项目150个,累计引进项目348个,总投资1587亿元。
  作为产业体系中的核心和龙头,青岛高新区在科技服务业方面着力打造“蓝贝”品牌和创客空间,已规划建设孵化器19个,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竣工100万平方米,已被认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青岛市级孵化器8家。全面落实“千帆计划”,新引进创新创业项目110家,其中“青苹果计划”引进52家,在孵企业总数近300家。“蓝贝”创新园被评为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青岛技术交易市场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青岛)示范基地挂牌成立。软件信息产业围绕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建设30.5平方公里青岛软件科技城,软件专业园区累计签约的项目达到21个,总投资610亿元,获批成为中国领军产业园区。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围绕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引进包括3个世界排名前十企业的机器人项目40个, 总投资84.2亿元,其中14个项目建成投产,获批建设国内首家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引进中国3D打印创新服务中心总部,承办了第二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提升了国际影响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围绕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生物制品三大领域,规划建设3500亩的蓝色生物医药科技园,引进项目49个,总投资77亿元,12万平方米的孵化园已投入使用,24万平方米的加速园正启动建设,获批国家海洋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海洋装备研发产业依托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引进投资50亿元的青岛国际海洋装备科技城,引进中船重工710所、725所等海洋装备研究机构。节能技术与新材料产业围绕石墨烯等新材料,建设青岛国家石墨烯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和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成为全国布局的四大基地之一,石墨烯科技园一期投入使用,引进石墨烯项目22个。节能环保领域,引进了欧盟项目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云平台信息控制中心、城投国际环保产业园等项目。
  产业发展离不开平台助推。几年来,青岛高新区以中科系、中船系、大学系为代表的三大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中科院光电院牵头组建了青岛市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联盟,中科青岛研发城开工建设,成为中科院最大的区域级研发城。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科技城加快建设,国家北斗数据中心落户。完成了科创慧谷和招商网谷一期建设,引进了北京大学科技园、山东大学科技园、四川大学青岛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项目,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智能制造青岛中心二期也启动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获科技部认定,在美国硅谷设立了联合孵化器,30余个国际合作项目全面推进,初步建成了国际产业转移和承接平台。建成运营青岛蓝色人才港,累计引进院士、中央“千人计划”专家23人。获批建设山东省首家科技特色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产业园,注册股权投资机构达到85家。

做优环境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5年来,青岛高新区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创新创业服务环境,着力打造青岛市创业服务中心,促使城市功能、人才资源、科技融资、国际合作平台等创业服务全面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产城一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几年来,青岛高新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75亿元,为北部新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盐田全部回填、道路交通规划施工、管线敷设及生活配套设施全面建设…… 青岛高新区以拓荒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创业精神,干事创业、攻坚克难,基本实现了区域主次干道纵横联通,学校、医院、公园、餐饮购物等配套项目纷纷落地或建成启用。原来园区只有2条主干道,短短几年间便基本实现主干道及次干道、支路畅通,其中规划建设了与生态廊道相结合的三横四纵快速路体系,按照连接城市功能组团和重要公共服务中心的要求规划建设了八横六纵的主干线道路。5年前市民从青岛市区到园区约需2个多小时,如今经胶州湾跨海大桥或环湾大道,高新快线、761路、765路等公交线路只需1个小时左右就可直达园区,大大方便了园区企业员工及附近居民出行。600万平米生态水系、470多公顷园林绿地,点缀扮靓着园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这里创新创业。园区先后举办了公路自行车赛、半程国际马拉松、国际风筝节、无人机竞技摄影大赛等文化体育活动,青岛高新区水系园林也被评为亚洲都市景观奖。按照国际化的生态城市标准,园区规划建设了国内领先、规模宏大的城市综合管沟,将电力、通信、热力、给水、中水和工业预留管道全部纳入地下,高标准建设起百年大计工程。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加快推进,人才公寓竣工或在建77万平方米,新开工的公共租赁房852套,核心区综合市民服务中心等项加快布局,城市微客厅项目加快建设。目前,青岛高新区正在全力推进23个城市配套项目和市级重点大项目建设,抓紧推进青岛医院、青岛中学以及便民中心等配套项目,启动济青高铁、青连铁路、机场高速和青连铁路红岛站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园区公交枢纽站,实现与地铁、高铁、机场高速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青岛北城的对外交通联系和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坚持创新驱动必须依托体制机制创新。近几年青岛高新区一手抓产城建设,一手抓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招商引资向产业组织转型、政策优惠向环境优化转型、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型。按照产业规划组建了6个主导产业事业部作为政府与市场的对接口,引入专业化人才的平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价值链,建立扁平化决策、开放式运行的工作机制,促使广大干部的创业激情和职业化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全面优化政务环境,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青岛市率先实行了“一口受理”,使得企业注册办理时间由原来的1个月缩短至3天,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2014年累计受理各类业务3130件,办结3005件,办结率96%。率先试行专业园区项目备案制、科技地产预售制,加快制定行政权力清单、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集中精力做好“规划、服务”,由管理者向公共资源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转型,将其余事项尽可能的归还给专业市场主体,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弱化管理、强化服务”的管理模式。改变政府部门决策引进项目的传统做法,借助市场的力量判断项目价值,构建起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建设、专业公司招商运营、高端咨询机构评估、风险投资跟进的产业组织新模式。体制机制创新不断释放出改革红利,青岛高新区日渐成为国内创新创业高地。

  如今,大踏步前进中的青岛高新区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青岛高新区将抢抓新机遇、引领新常态,进一步突出创新驱动,释放发展活力,加快项目集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在青岛市新一轮发展中独占鳌头。

通知公告
会员管理
  • 电子拍卖平台
  • 产权交易社